http://qjwb.thehour.cn/html/2021-02/11/content_3911569.htm?div=-1
從煤餅爐到燃?xì)庠,從扛瓶裝液化氣到打開就用天然氣
除夕夜的人間煙火氣
都在那團火里翻騰
本報記者 黃偉芬
通訊員 潘長勇 徐佳
柴,曾經(jīng)是老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。
錢報記者去了一趟杭州燃?xì)饧瘓F,跟著老杭州楊國華的講述,了解到了柴的很多故事。
【兒時回憶】
除夕一件大事
就是生爐子
楊國華是杭燃集團匠心學(xué)院副院長、總教習(xí)。作為地道的杭州人,在他的記憶中,小時候除夕那天,家里的煤餅爐一刻都不得閑。
一大早,家里最大的孩子會被“委派”一項重要的任務(wù):生爐子。
抓一把引火的刨花,加入少許木柴,往爐膛里放入煤餅,瘦長的火鉗幾下?lián)v鼓,讓煤餅的孔對牢。一把蒲扇一陣使勁扇之后,濃煙散去,爐火亮堂堂起來,忙碌的一天也就開始了。
晚上要吃的燉雞燉鴨,趁著上午先上爐子慢燉起來。
日頭起來后,氣溫上來了。這時候,熱水瓶已經(jīng)灌滿,爐火也正旺,在外頭玩鬧的孩子們,會被喊回家洗澡。
水汽氤氳里一陣歡聲笑語之后,洗干凈的大人孩子一起干干凈凈迎接新年。
等到紅燒魚上桌,年年有余、團團圓圓的除夕就正式到了高潮。
其實,再早幾天,弄堂里煙火氣已經(jīng)要比平時濃厚不少。不僅時不時會響起此起彼伏炒瓜子、花生、山核桃的聲音,還會傳出一陣陣鲞燒肉、油豆腐燒肉、黃豆燉豬蹄、黃花菜燒肉的香味。
如今,泥土砌成的柴火灶,煙熏火燎的灶屋和噼里啪啦的柴火聲已經(jīng)成了老一輩人的記憶;大鐵鍋里煮著噴香的飯菜,兄弟姐妹在灶邊打打鬧鬧的場景亦不再重現(xiàn)。
但不管柴火的形式如何改變,叮叮咣咣的炒菜聲不會停歇,尤其在年三十這一天。
【時代變遷】
從灶膛到煤爐
從液化氣到管道天然氣
楊國華對于從灶膛到煤爐、從液化氣到管道天然氣的變遷再熟悉不過。
“品質(zhì)提升”是他對柴火變遷最大的感觸。
老底子,人們想取暖,要烹飪食物,需要去山上撿柴火,砍柴、劈柴、燒柴是件很重要的事情。條件好起來之后,煤球、蜂窩煤、液化氣先后走進(jìn)尋常百姓家。
憑票供應(yīng)的歲月里,三口之家一個月能買到120斤煤。蜂窩煤,一個大約有一兩斤重,一個家庭平時一餐飯就要用一個。過年期間,那是遠(yuǎn)遠(yuǎn)不夠的——因為煤餅爐有時候會“叫不應(yīng)”,需要兩個爐子同時開火。
賢惠的媽媽們冬日里就會提前攢好一摞摞的煤餅、一筐筐的煤球,應(yīng)對春節(jié)期間待客和團圓。
又到后來,是瓶裝液化氣的天下。
至今已為杭州人服務(wù)四十多年的橫河供應(yīng)站,在除夕前一天,可能是最忙的——那時候,家家戶戶忙著更換瓶裝液化氣,避免過年期間出現(xiàn)鋼瓶突然沒氣的尷尬事。
上世紀(jì)九十年代初期,杭州管道人工煤氣進(jìn)家入戶,杭州人過上擰開閥門就能用氣的日子,別提多方便了,樓上樓下背煤氣瓶也成為了歷史。
【春節(jié)習(xí)俗】
這可能是
一年里最鄭重的一次洗澡
一次又一次“柴火”的變化的背后,很長一段時間里,和年有關(guān)的習(xí)俗依舊被保留著。
比如年前鄭重的一次洗澡。
洗澡,這件現(xiàn)在看來再也平常不過的事情,曾經(jīng),也藏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祈盼。
“那時候的熱水器只有五六升水,要是誰家有這么一個,很多親戚都會來家里洗澡!睏顕A笑著說。
時代在發(fā)展,儀式感不可或缺。
因此,也是在除夕前一天的晚上,杭州的瓶裝煤氣和管道煤氣用量往往是一年中的最高峰。
2004年開始,杭州迎來了更加安全、方便、綠色、經(jīng)濟的管道天然氣,洗澡不再被局限。從木盆燒水到6升熱水器,再到大容量熱水鍋爐,往昔年前的儀式成了每一天都能享用的方便、快捷和舒適。
不止于斯。
淮河,在冬天是重要的分界線,江北供暖,江南不供暖。但隨著管道天然氣的普及,南北方的差距在變小,杭州人也能用上比空調(diào)更舒適的地暖墻暖等設(shè)備。
截至2020年底,杭州160萬戶燃?xì)庥脩糁校?萬戶已經(jīng)用上了墻暖或者地暖。
年是什么?和“柴火”打了半輩子交道的楊國華說,是一家人在一起。春節(jié)越來越近了,楊國華和家人們討論除夕怎么過,九零后的女兒說:“年夜飯,還是一家人看著春晚團團圓圓才有感覺!
四方食事,不過一碗人間煙火。
這個春節(jié),想必會有很多人留在杭州過年。城市的“供柴人”們也守護著大家的用氣安全。不過即便故鄉(xiāng)在遠(yuǎn)方,春節(jié)里,做上兩個熱氣騰騰的家鄉(xiāng)菜肴,也能拂去過去一年的倦意。來年,繼續(xù)在煙火氣中,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,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。